買銅礦等礦產品,直接撥打圖片下方電話咨詢了解。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下玉龍礦床地質特征。
(1)地質概況 玉龍礦區位于三江褶皺帶之青泥洞-海通復背斜的西翼,恒星措-甘龍拉短軸背斜的軸部向南傾斜部位。礦區出露地層為中上三疊統。在礦共北部出露甲丕拉組陸相紅碎屑巖,厚約1050m,礦體兩側出露波里拉組淺海相灰巖夾砂巖,總厚度約510m,四川銅精砂,在礦區內大片分布。阿堵拉組海相砂頁巖,厚度大于600m,分布在礦區南部。
(2)含礦巖體 礦區內分布的喜馬拉雅期侵入巖體,銅精砂供貨商,主要是中酸性花崗閃長巖及花崗巖-石英二長斑巖。含礦巖體為黑云母二長花崗斑巖復式巖體,同位素年齡37~55Ma。巖體出露面積0.64km2,平面上看似梨形。巖體大部分鉀化、硅化,蝕變為黑云母花崗斑巖和鉀長花崗巖。蝕變和礦化均受該復式斑巖體的控制。
(3)蝕變類型 礦床具有明顯的典型“中心式”對稱型蝕變特征。以巖體為中心,由內向外分帶:內帶為鉀化、硅化、絹云母化、粘土化;中帶為夕卡巖化、大理巖化或角巖化、粘土化、青磐巖化、(強)硅化、絹云母化;銅精砂外帶為結晶灰巖或角巖化、青磐巖化;正常巖類為灰巖或砂巖等。
(4)礦體分布 礦體賦存于斑巖體內及圍巖中,由三個主要礦體組成,如上圖所示(圖中Ⅲ號礦體是將西藏地一地質大隊劃分的Ⅳ和Ⅴ號礦體合并而成)。Ⅰ號礦體由礦化斑巖和近接觸帶的礦化角巖組成的筒狀礦體,近等軸狀,地表出露面積0.6km2,平均厚度331m。平均品位銅0.52%、鉬0.028%,銅儲量約占全區的38.4%。Ⅱ、Ⅲ號礦體分別呈似層狀和凸透鏡狀分布在Ⅰ號礦體東西兩側的外接觸帶,兩礦體呈環形閉合。Ⅱ號礦體平均厚度44m,銅平均品位1.7%,銅儲量約占全區的22%。Ⅲ號礦體
平均厚度69m(以原V號礦體為代表),銅平均品位2.5%,銅儲量約占全區的39.4%。
(5)礦石類型及礦物組合 礦石類型主要為三種:一是細脈浸染狀礦石,占礦床礦石量的82%,銅精砂供應商主要分布在Ⅰ號礦體。該礦石又細分為斑巖和角巖中細脈浸染狀兩類,以前者為主。主要金屬礦物為黃鐵礦、黃銅礦,輝鉬礦,次為銅藍、輝銅礦、黝銅礦,少量斑銅礦、磁鐵礦、赤鐵礦及褐鐵礦等,脈石礦物為斑巖和角巖中的造巖礦物。
二是含銅褐鐵礦石,銅賦存于褐鐵礦中,鐵以褐鐵礦、磁鐵礦形式存在,脈石礦物以高嶺石為主。三是含銅黃鐵礦石,主要礦石分布于似層狀礦體之中下部,占工業礦石總量的7.6%左右。主要礦物為黃鐵礦、藍輝銅礦、輝銅礦,次為斑銅礦、銅藍、黃銅礦等。細脈浸染狀礦石結構主要為自形-半自形晶結構、交代及交代殘余結構,礦石構造為細脈浸染狀構造;含銅褐鐵礦礦石為土狀、膠狀,具多孔、塊狀及少量角礫狀構造;含銅黃鐵礦礦石主要呈交錯脈狀和密集浸染構造等。
(6)礦床類型 目前普遍將玉龍礦床通稱為斑巖型銅(鉬)礦床,實際上是斑巖型、夕卡巖型和熱液脈型“三位一體”復合型礦床。
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全部內容了,了解更多銅礦信息和知識的,請關注我們的網站。買礦產品撥打圖片下方電話了解。
礦產資源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,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。礦產資源的擁有量及其開發利用水平,已成為象征各國綜合國力并影響其發展的重要因素。礦產資源的保障程度關系到國民經濟長期穩定發展和國家安全。
我國國民生產總值與金屬資源總量的關系,從中可以看出,從2000—2010年,我國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4.45倍,10種有色金屬生產總量和鋼產量分別增長了4.28倍和4.88倍。2012—2014年,我國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1.2倍,10種有色金屬生產總量和鋼產量分別增長了1.2倍和0.9倍。盡管如此,我國礦產資源人均消費量還很低,只有經濟發達國家人均消費量的幾分之一到幾十分之一。目前我國正進人快速工業化階段,資源的人均消費量及消費總量仍將高速增長,我國未來發展的資源壓力巨大。根據國家提出的經濟發展目標,2020年GDP較2000年翻兩番,一般需要用礦產資源至少翻一番或略多來保證。在2050年我國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,銅精砂,金屬資源的消耗量將達到高峰,將是目前的數倍,國家經濟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巨大。
另一方面,我國礦產資源儲量增長緩慢,遠遠趕不上產量的增長,銅精砂供應商,造成資源保證程度急劇下降。表2表明了近年來我國主要金屬進口量的情況,大宗金屬如鐵、銅、鋁的原料從國外進口的比例大于60%。金屬礦產資源的缺口很大,將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。對國外礦產資源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,將威脅國家安全。
您好,歡迎蒞臨銅陵啟順礦...,歡迎咨詢...
![]() 觸屏版二維碼 |